Nature: Hsiao-Hsi Chen x Nunu Fine Art

 

「展覽exhibition」作為一種闡述議題的途徑,逐漸成為文化產業為自己發聲的首選。替代空間、藝廊與博物館等藝術機構,不再僅限展示陳列傳統認知裡的「藝術品」,而有更多關於大種流行文化的足跡,如2013年春天倫敦V&A博物館(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)的「大衛・鮑伊回顧展DAVID BOWIE is」等。上個世紀開始已出現不少相關討論,也有愈來愈多的藝術機構開始啟動跨領域的合作計劃。今年夏日,路由藝術也將迎來新的挑戰,帶著時裝設計出身的藝術家作品,揭開展覽序幕。

藝術與時裝的結合大致可以分為兩種:一是藝術家與時裝設計師的合作,最早如上個世紀初與超現實主義藝術家達利(Salvador Dali)合作龍蝦裝(Lobster Dress)、鞋帽(Show Hat)的義大利時裝設計師艾莎・夏帕瑞麗(Elsa Schiaparelli);另一則是將服裝設計師直接視為藝術家的專題展覽。前者尚屬兩方的跨域合作;後者則是企圖消融兩者的界線,在美感基礎之上強調服裝本身的藝術價值,不再任意偏重其承載的社會符號或純然的視覺感受。

時裝品牌以自傳式精神走進純藝術的展示空間,往往期待能藉由服裝本身的視覺性/功能性,反映某一時期特定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環境,達到伸展台上觸及不了的宣傳效果。如2011年美國大都會美術館(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)為英國服裝設計師亞歷山大・麥昆(Alexander McQueen)策劃的「野性之美Savage Beauty」展覽;或今年十月即將在紐約MoMA(The Museum of Modern Art)展開的「物件:時裝是否當代Items: Is Fashion Modern? 」,即是透過20、21世紀的服飾說明過去百年來的人類歷史,預期能提供觀者、品牌本身等異於商店陳列的效果,而不僅是讓出空間扮演一個大型櫥窗的角色。

無可否認地,縱使兩者向來相互啟發、影響,博物館/美術館有時依然會刻意與時裝產業保持距離。原因是存在難以規避的利益權衡問題,以致大眾對館方是否真正保有展覽自主權感到懷疑。面對試圖擺脫從解說歷史角度出發的時裝展覽,則得更謹慎處理訴說口吻與相伴而來的影響效應,而更坦然地帶著時裝登上藝術殿堂。

與上述提及的機構比較,藝廊的確有著相對彈性的空間,能夠給予從服裝設計出發的創作作品更多接受討論的可能。無論從其使用媒材出發,探究媒材與創作語言的關係;或將其作品視作為某現世議題的反射窗口;甚至單純就其美學上的成熟與完成度討論,都是值得期待的。作為不受形式限制的當代藝術藝廊,或許更該關注創作者與作品的本體性,提供一個超脫預設成見的觀看空間。

今年盛暑,路由藝術挑戰這位1995年出生的藝術家陳曉熙,大膽地重新詮釋貫用的各式媒材與顏色,將她心中的「自然、天生、性格」透過原為伸展臺的彩衣一一訴說,並發展出系列類自然的人工雕塑作品。